央广网南京7月27日消息(记者王锡斐 实习生顾炀威)为实现南京市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的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信息化、精细化水平再提升,南京市生态环境局率先探索开展核技术利用单位辐射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
自2021年起,南京市生态环境局连续两年组织全市X射线探伤单位和涉源单位开展标准化建设评估。记者了解到,在刚刚完成的2022年度涉源单位首轮评估,南京市49家单位平均得分为91.9分,共排查发现不符合项230条。与2021年相比,平均分提高6.5分,排查发现不符合项减少49%;标准化建设帮助企业不断提升辐射安全管理水平。
爱尔集新能源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负责生产锂电子电池、锂离子电池电极的企业,2021年企业标准化建设评估仅为77分,经过一年的努力,今年已提高至94分,一跃成为全市前列。
记者走进该企业车间的内部,可以看到在每一个放射源场所都粘贴了放射源编码卡和一张张醒目的电离辐射警告标识。在放射源暂存库,还设置了全天候的监控,配置双人双锁管理,确保辐射安全。“我们建立了辐射设备管理台账,完善设备配套防护措施,如安全联锁、急停装置、防护门、防护罩及安全光幕等。除此之外,通过制定完善辐射事故应急作业流程,定期开展辐射事故应急演练,确保应急救援工作快速启动,及时、有效地控制和解除事故。”企业负责人介绍。
据悉,2020年10月,南京市生态环境局梳理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研究制定《南京市X射线探伤单位辐射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指南》,2021年2月,又制定出台《南京市工业、科研放射性同位素辐射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以标准化建设保障辐射环境安全。
“通过制定《指南》,一方面强化服务指导,帮助企业落实好辐射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标准的可量化评估,为监管部门优化配置监管资源,实行以安全风险为导向,为差异化的监管提供便利。”南京市生态环境局核与辐射环境管理处负责人说。
自2021年起,南京市生态环境局连续两年组织全市X射线探伤单位和涉源单位开展标准化建设评估。